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南师动态 >> 正文

【我和我的祖国·最美南师人】执着于教坛的无悔人生——记我校文学院教师谢永新

  • |
  • |
  • |
  • |

本本分分教书,实实在在做人,几十年如一日,执着于教坛的无悔人生,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文学院教师谢永新教授。

奋斗不止:演绎多彩人生

学生、军人、教师,谢永新在多种人生角色中得到历练。谢老师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到部队服役,从重庆换防新疆,从大西南征战大西北。虽然没有奔赴战火纷飞的战场,也没有立过赫赫的战功,五年的军旅生活却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退伍时他写就了一首《七律•戎马》:“从我犹如一瞬间/未感消逝已五年/临行反刍昔日事/不尽前程又复还//南窥长江泛渝水/北渡黄河守塞边/莫道战士辛苦日/此情胜似桃花源”。军旅生涯给予了谢永新钢铁意志,他开始了“第二次革命”:解甲归田继而征战高考。经过不懈努力,谢永新顺利考取了大学本科。大学期间,谢永新思考着未来,忠诚于党和报效祖国是军人的高尚气节,同样,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尚师德也可以书写自己的美好未来,演绎自己多彩的完美人生。

默默耕耘:培育桃李芬芳

从教三十多年,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或留学生的教育,还是硕士点建设、指导青年教师,以及担任中文系副主任,负责班主任工作、带队指导实习和服务基础教育“双师教学”培训,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谢永新始终默默耕耘着,这份奉献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先后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1997)、南宁地区优秀中青年教师奖(1998)、广西师范学院1999—2002学年度优秀教师奖(2002)、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度教学工作优秀奖(2014)、广西师范学院2012—2015年度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15)。

在本科教育上,谢永新认为关键在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获得。基于这样的认识,谢永新热心爱教、优质施教。他的每一节课都有思想、有学术、有方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学生的心目中,谢永新是一位学识渊博,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学生在评教中如是说:“谢永新老师知识面广,旁征博引,强闻博记,讲课生动形象,课堂思想深刻,人生哲理蕴涵其中,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法,给予我们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研究生教育上,谢永新侧重于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平时他对研究生一再强调,读研的过程就是学术训练的过程,要结合高层次的课程学习进行学术训练,创造性地应用已有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学科的专业特性和方法论特点、强化科研论文的写作。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训练下,谢老师指导的研究生在2018年和2019年有三人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在留学生教育上,谢永新认为,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汉语言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所以他在教学上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关,要求学生达到HSK相关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二是文化关,要求学生了解汉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他的这种教学方法,获得了留学生的一致好评,他指导的一名泰国留学生毕业后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从事外籍教师的支教工作。

教研结合:提升教学质量

谢永新认为教研是自我提升的关键,是自己学术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他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将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谢永新将主持的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学生审美的心理特点及规律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本科教学当中,让学生熟读文学经典、美学经典和教育心理学经典,以使学生将来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值得一提的是,谢老师还将自己主持的三个省部级项目,即: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东盟各国文学发展状况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研究》的20多篇研究论文转化为教学内容,渗透到研究生课程《东方文学比较研究》和留学生课程《华文教育研究》的部分教学内容之中。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谢老师注重课程内容的跨文化综合分析,使课程保持开放、吸纳、扩充的态势;注重课程的理论阐释与实证个案相结合,使研究生和留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海无涯,笑向明天,执着于教坛无悔人生的谢永新,还会继续脚踏实地,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创造出“教书匠”的一流“作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