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这是潘怿晗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对民族文化的真挚情谊
2010年潘怿晗博士毕业后,经历过一段“迷茫”期。当时她担任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文化产业管理这样一个新兴专业,无论是学科基础以及体系建设都不像其他专业那么“有型”,和自己的“民族学”专业距离感觉更加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思考,潘怿晗逐渐确定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方向,并力求在这一领域发挥自己民族学学科背景的优势。潘怿晗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文化资源学》、《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等课程的开设,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心尽力。
2011年潘怿晗调任新闻传播学院,担任广播电视学系专任教师。以前曾经担任过电视台播音员、出镜记者的工作实践经历,让潘怿晗深刻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特点密切相关。2013年,广播电视学本科培养方案设立了“纪录片方向”,在《纪录片导论》的教学实践中,潘怿晗融入了民族志电影、人类学纪录片等教学内容,把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与实践中,努力把民族文化拓展到相关学科的建设中,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现在潘怿晗又回到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现在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要更加积极应对市场和产业”,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潘怿晗依然保持不断学习、融合创新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实践,不变的依然是对民族文化的真挚情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再努力。
全心投入教书育人
“不是有课,就是备课”,潘怿晗说这是从教以来自己生活常态。她一直坚守在一线教学、实践工作中,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做好每一个课件,上好每一堂课。潘怿晗不断学习,积极随堂听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帮助自己从教学理论、方法、技能等方面不断提升。
在教学中,潘怿晗对学科发展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用新的发展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课件,“所以我总是在备课”。在讲授“电视综艺节目策划”这一章的内容,她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核心竞争力”这一中心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央视近两年推出的系列文化+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节目讲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纪录片导论》时,潘怿晗老师结合当前中国和西方纪录片发展的新特点,侧重于鼓励学生在中西方纪录片创作的比较中不断形成自己对纪录片拍摄的独特视角及把握。2014年潘怿晗荣获教学工作优秀奖,2019年获得思政进课堂一等奖。
在一线教学工作实践中,潘怿晗坚持贯穿学科建设发展的思考,力求从课程、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贯彻学院整体发展规划,突出专业特色,推动学生、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潘怿晗对学生专业见习、实习工作不放松,坚持思想、工作指导要“一一到位”。2015年潘怿晗老师怀孕期间,还带领学生到民族博物馆调研,为拍摄纪录片的同学多次进行拍摄指导,联系指导16位学生的实习工作,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心。2014年、2018年荣获学校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不断为学生成长助力
潘怿晗深知应用型专业的发展,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深耕实践。“尤其是文科专业,一定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应用课堂教学成果,不断助力学生的成长”。在完成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潘怿晗积极扩宽专业见习、实习基地,除了进一步加强、深化与南宁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的联系外,还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广电专业发展需要,积极联系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榜样传媒有限公司、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南宁电台等相关媒体单位建立、巩固专业实习基地,拓宽学生毕业实习工作范围。
2014年,根据学院对广电专业(纪录片方向)的工作部署,在潘怿晗老师积极沟通联系下,促成学校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共同建立了“广西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从2014年至今,潘怿晗老师积极组织我校广电、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同学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拍摄纪录片,参加广西民族志影展,引发良好的社会反响。2014年10月,担任导演并指导学生拍摄微电影《廉石》,获得2014全区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网络新媒体类作品一等奖。2016年,指导陈海云等四位同学拍摄的《老口船家人》获得组委会特别奖,该纪录片也在南宁电视台播出。2017年7月,指导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在广西龙胜开展社会调研,拍摄纪录片《古壮寨选举》入围2018年广西民族志影展。
2019年指导学生胡中全拍摄纪录片《赶街天》,并提交纪录片参加2019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获邀参加该电影节拓展单元,胡中全同学在会上发言。2019年潘怿晗指导学生设计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交互式纪录片平台构建》项目参加第五届“互联网+”比赛,荣获自治区三等奖。
今后的工作重心是什么?潘怿晗表示将在经管院领导的带领下,积极投入“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特色专业建设,加强生产、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平台,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