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坚仰高苦心发扬民族乐 因材施教爱心哺育传承人
——记广西“芦笙王”覃国伟教授
记者:卢日秀
2004年1月31日晚,在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中国新春音乐会上,在台下热烈的掌声中,一位身着鲜艳的广西侗族特色服饰的乐手,手持一把芦笙神采奕奕地走到庞大的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前方。
掌声平息,随着中国著名指挥家彭家鹏双手的起起落落,轻盈而飘渺的芦笙曲缓缓而出,飘荡在整个金色大厅的上空。曲声忽而轻盈,忽而深沉,忽而柔缓,忽而急促,时而单独响起,时而与交响乐融为一体,极富感染力,彻底征服了现场近两千名各国驻奥大使馆官员及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响彻整个金色大厅。
这是广西演奏家第一次进入金色大厅独奏;这是中国特色乐器——芦笙第一次出现在金色大厅舞台上,与外国交响乐团合作独奏;这是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次响起广西原创民族音乐。而创下这令广西人骄傲的三个第一的名乐手,便是在广西拥有“芦笙王”之称的,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学教授覃国伟老师。
勤奋好学 不断改良传统器乐
覃国伟老师出生于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一个小村落,自小喜好音乐,上初中时,在文工团从事乐器演奏哥哥出于演出需要,常常晚上在家里进行演奏练习,在哥哥的熏陶下,他对音乐的喜爱与日俱增。高考毕业后,他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笙专业,从此开始正式走上音乐之路。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学习中,作为民族器乐生的他意识到,要在艺术上攀登高峰,仅仅学习中国民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除了借阅书籍进行研究学习以外,“一个不漏”地听完了当时在校举办的外国专家的每场音乐讲座,大量吸收了外国西洋乐养分。通过中西合璧般的消化吸收,他思路豁然开朗,从此技艺大增。
毕业后,覃国伟老师进入广西歌舞剧院民乐团,成为了一名演奏员,进入乐团的第一天,他便清楚地感受到在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别。为了尽快融入集体,他卖力工作,发奋学习。1984年的某一天,团领导找到覃国伟,告诉他,为突出广西的民族地域特色,建议他首先应该要掌握广西的特色民族器乐——芦笙、洞笛、马骨胡,将广西民乐传承下去。带着这一建议和对传承和发扬广西民乐的使命感,他开始接触和学习芦笙。
因为在校四年所学的都是北方民族特色乐器——汉笙(古时称竽),与芦笙相差极大,这意味着几乎要从头学起,加上广西芦笙种类繁多,吹法不一,因此为尽快学习和掌握芦笙吹奏,覃国伟老师一头扎进了对芦笙的研究当中,在不断的研究中,他发现芦笙音域和音色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不仅制约了其在音乐作品表现上的潜能,还影响了它的社会普及。为此,他对芦笙的发声原理及音域的拓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8年里,他进行了无数次尝试,最终成功地改良了芦笙。他把芦笙名为24 簧新型芦笙音域和音律上音域拓宽突破两个八度,扩大到24度,实现了十二平均律运用于民族乐器的设想,并且十二平均率的使用音域已扩展到二线c ,突破了芦笙吹赛半音的局限性,丰富了其变化音,并使之能融八西洋管弦乐,这是芦笙演奏史上的一大突破。在和声上,经他改良后的芦笙能吹奏三六度风格的和声五八度和声,还能吹奏四五度的民族传统和声,同时加人了和弦的使用,可以吹奏如C—E—G 这样的西洋和弦及其转位和弦,在0 调式调性上,因为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突破,使芦笙在调式调性上更自由,转调、离调都可以表现并且不局限于民旗五声调式;在技术上,芦笙在演奏上更灵活,连续的超过八度的复音程、二度音程都可随意演奏并且可以演奏大小二度的颤音;在表现力上,通过不断的改良和完善音域的扩大和声的多样化等终于使芦笙这一原始的民族乐器能与西洋乐器站在同一平台上完美结台。
为更好地发挥改良后的芦笙的特色,覃国伟老师亲自动手制作芦笙。在选材上,为找到更适宜做芦笙的竹子,他走遍了广西的各个地方,爬山涉水,看了无数种类的竹子,以至于到目前一看到竹子便能立刻判断出竹子的种类、年龄。“逢年过节回家,人家从家里带回城里的都是特产啊什么的,我就只带一样——成捆成捆的竹子”覃国伟老师说道,“它们是我从家乡精心挑选的,都是做芦笙的好原料”。在不断的研究中,他熟练掌握了芦笙的吹奏方法,并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充沛的感情融入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在芦笙吹奏表演上,他的表现力越来越强,日臻佳境。
崭露头角 荣登金色大厅出演
1992年,覃国伟老师带着自己制作的芦笙参加“广西首届民族器乐比赛”,摘取芦笙演奏一等奖,同时得到了台下评委的高度赞扬,纷纷称他表现得非常有张力与表现力。当时的评委之一,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女士更是致予了他“演奏极富感染力、有画面感,广西目前唯一可以拿出去与其他乐器演奏家抗衡的人才”的赞誉。此后,他不断参加比赛,获得大大小小的奖项,1997年,荣获“广西音乐舞蹈比赛”芦笙演奏一等奖;2001年参加“全国孔雀奖”少数民族器乐比赛获芦笙演奏一等奖;2003年入选为广西文学艺术家13年成功展示会文艺家。先后曾在星海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越南国家大剧院、马来西亚国家大剧院、印尼国家大剧院等国家级和国际级的音乐厅担任芦笙独奏,为芦笙、广西民乐的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让他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舞台经验。
此外,覃国伟老师从侗族山寨纯朴的风土人情和侗族姑娘的动人舞姿中获取灵感,与覃大川先生共同创作了极富广西侗民族特色的芦笙协奏曲《侗寨狂欢夜》,展现了侗族山寨美好的风土人情和侗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2005年,覃国伟老师同当时著名的演唱家谭维维、阿幼朵被邀请至维也纳金色大厅,参与新春中国音乐会演出,《侗寨狂欢夜》这首极富表现力和民族特色的曲子成为了下半场的压轴曲目,一曲吹罢,成功征服了现场观众,获得了巨大好评。
投身教育 爱心哺育新传承人
渐渐地,覃国伟老师觉得舞台应该留给年轻一代,随即萌发到教育单位去培养下一代,继续培养和壮大广西民乐队伍的想法。于是,他受邀来到广西师范学院,成为了我校音舞院的一位器乐教师。
“上课很有激情、方式很灵活、和蔼可亲、非常有耐心、平易近人……”,在采访过程中,众多曾上过覃国伟老师的课的同学给出了很高的赞誉。在教学过程中,覃老师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每个学生擅长的都不一样,盲目地教会让一部分同学的闪光点被埋没”覃国伟说道,“先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学生在哪一个方面出彩,再在这个方面对他进行指导,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采访过程中,时不时有学生进来请教和询问,覃国伟老师都笑着予以回复,态度亲切,“学院有很多外省来的孩子,他们离开家来那么远的地方上学,我就想要尽量做到不摆教师架子,尽量亲切亲和一些,让他们安定下来,感受到这边的温暖,这样他们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在日常教学中,他尽量满足学生提出的要求,努力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只要肯学,他都会教,非常有耐心”一位大四的女生这样谈道。
覃国伟老师反对课堂模式化,觉得生硬地照搬讲义对于教学没有益处,为此,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学习和舞台经验,自己编写了教材,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堂上,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他加入了自己的经验以及自身曾经历过的种种,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上他的课你不会觉得很无聊,他讲得很精彩,让人感到很轻松愉悦、气氛活跃”一位学生这样说道。覃老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同学的喜爱,同时也在2008年国家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中得到了评估组组长的赞许,称他的课程新颖、带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教学活跃。另外,还同其他老师一起以《民族地区高师音乐学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获得了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教学之余,覃国伟老师仍未忘记他辛苦了数年的推广芦笙和广西民乐的事业,他积极帮助学生组织和创建民乐团,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的比赛,他不拘一格,精心编排,甚至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乐器,“芦笙、独弦琴、天琴、马骨胡、竹筒琴等,这些我都做过,都会做”谈到这些,覃老师谦虚而轻描淡写地说道,“在歌舞剧院民乐团这些年,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会的东西也自然多起来”。2008年,他指导学生参加“广西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器乐类一等奖;2009年与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创作筝器奏《和谐壮乡》赴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古筝比赛获第一名;指导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民族乐团参加“欢动北京”2012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在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演播厅,演奏《壮乡,东南亚风情》获组织、演奏、作曲、指挥四项金奖等等,这些荣誉只是覃老师投身民族音乐漫长道路上点点闪光的足迹。
漫漫民族音乐路无限地向前延伸,覃国伟老师从没停止前进的步伐。目前,他继续在乐器的改良和发明创造方面不断研究和创新,如发明的南洋鼓巴比特玉查琴改良的德朗琴等,如此种种,只为了能如他所说的那样“要玩就把这个艺术玩到巅峰状态,同时为广西民族乐器传承和推广出去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