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太阳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人才强校】聚焦“引”“育”“用”“稳” 多措并举建强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纪实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1日 点击数: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行政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决策部署,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队伍,在“引”“育”“用”“稳”上下足功夫,齐心协力做强做优教师队伍,推动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拓宽视野  “引育”人才

学院不断拓展人才引育视野,积极主动与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全方位全领域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学科、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先后与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有力地推进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联合开展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集体攻关,取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研究成果,联合培养了近20名博士研究生。积极主动对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名专家,成立学科创新团队。先后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聂锦芳教授和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邱耕田教授担任我校特聘教授,先后组建了三个学科创新团队,指导博士点团队建设和出高水平成果。同时,学院积极开展调研,及时掌握区内外高校招聘博士条件、待遇,结合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制定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方案,近年来先后引进14名博士,其中教授6名,大大增强了学科团队整体实力和学科影响力。

多措并举  “培育”人才

学院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锻炼、培育工作。聚焦培育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培育,积极与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学科带头人和博导队伍建设,在联合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提升学科带头人的学术能力和水平。聚焦青年学术骨干培育,多措并举加大青年教师培育力度。2020年,为了全力做好思政课教师配齐配强工作,在校内范围内选聘了23名青年教师转岗思政课教师。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思政课教师的新要求,提升青年教师学历水平和拓展学术视野,学院支持和鼓励思政课青年教师在国内外开展攻读博士学位、国外访学进修和参加多层级培训。先后有11名青年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其中有5名青年教师在国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有7名青年教师在国内知名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2022年先后4名青年教师分别考取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还选派了2名青年教师到国外访学。3名青年教师分别到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开展访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都参加教育部、教育厅等举办的研修班、岗前培训班、集体备课会、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班。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校教师工作部举办了多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岗教师、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为青年教师上好思政课打牢基础。

构筑平台  “用好”人才

学院立足教学、科研、学科和人才培养,尊重人才、善用人才,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有待遇。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李宝文教授充分发挥学科研究能力和影响力,聘为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负责人,尽心尽力为博士点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做贡献,2019年带队赴越南高校开展为期3个月的访学研修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2019年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称号。吴少进教授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点负责人,积极协助学院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举办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论坛、高校辅导员发展专题研讨会等全国性、区域性学术会议,扩大在高校的影响力,提升了人才关注度。王卫国博士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学院注重培养青年后备干部,来到学校工作不到二年,就聘为学院院长助理,让其勇挑重担,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认证,现已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同时也实现专业技术职称的晋升。温向莉副研究员热爱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院发挥其优势特长,让其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团队,潜心研究基础教育,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在指导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大赛一、二、三等奖。她主持的教学成果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的发展、学科的发展、教学的改革、人才的培养,秉承“忠诚担当、包容创新、服务奉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训精神,不断推动马院建设高质量发展。

创造条件  “稳住”人才

学科人才队伍稳定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学院千方百计优化学科、科研、教学等人文环境,积极改善教师队伍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做好服务保障,使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依托8个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制定《太阳成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端成果资助暂行办法》,连续多年设置学科高端课题培育项目,为学科队伍提质搭建多个平台,创造良好的环境。仅2022年上半年,学院高端课题培育项目15项,学术高端成果后期资助课题类7项,论文类12项。积极建立情感交流渠道,建立排忧解难的服务专班,班子领导与教师交心谈心,及时协调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用真情感人,用真心留人。丰富党群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多样的文化和关怀活动,实现党组织与人才专家双向破冰,使党的基层阵地更有温度、更具情怀,提升了人才专家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学院在“引、育、用、稳”上下功夫,学科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名教师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军人物,3名教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9名教师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教师科研积极性显著提升。仅2022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19项,申报教育部课题5项,校级立项48项,申报广西第十七次社科成果奖11项。涌现一批高质量科研和教学成果。主持了国家重大课题子项目4项,国家社科课题30多项,省部级课题150多项。近五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的论文今年5月被《高等学校学科学术文摘》转载。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项,出版学术专著2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个,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2门。参与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乡村教育与社会治理各类服务项目13项,撰写了12篇咨询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重要肯定性批示1件,教育部以及自治区领导的批示3件,被有关部门采用5件。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