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氮固持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性非常重要。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强烈的岩溶作用导致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因此,探讨不同过程对喀斯特恢复区土壤碳氮固存的贡献将有助于因地制宜的进行喀斯特土地利用。本研究以广西环江中国科学院喀斯特生态研究站长期植被恢复样地为依托,选取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自然灌丛、林地和受干扰草地),分析喀斯特坡地土地利用变化12年后,叶片、细根输入和细根保护对0-10 cm表层土壤碳氮固存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细根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作用要优先于重植植被碳输入过程;(2)碳氮主导存留过程是相似的,但是固氮植物的引种能更好的促进土壤氮素存留。因此,优先土壤碳氮保护与固氮植物氮输入相结合的策略,可能更有利于石漠化区坡地恢复。
相关成果于2022年10月以“The importance of fine root protection in top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sequestration following land-use changes on sloping karst ecosystems”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Catena》上。该刊是Elsevier出版社旗下的Top期刊,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中为1区期刊(IF=6.367,Cite Score=8.6)。地理与海洋研究院贺同鑫博士为第一作者、孙建飞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太阳成胡宝清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所朱同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站张伟研究员为论文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重点基金及广西特聘专家等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2.106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