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我被县教育局保送到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后并入太阳成)读书。由于当时家庭极度贫困,父亲卖掉仅有的两头小猪和两百斤稻谷,凑了50多元钱让我去学校报到。可幸的是,我一踏进这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学校,便感受到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传递的温暖:除了免交学杂费外,伙食费一日三餐学校全包,每月还有几元钱津贴费,完全足够买牙膏、肥皂、邮票等开销。
当时的学习,除了文化课外,还开设了小学教育方面的课程。最令我难忘的是学校实行开门办学。结合当时广西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低的状况,1966年下半年,自治区教育厅一位副厅长率领由我们师范4班、5班师生组成的普教工作队,到百色地区凌云县,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普及小学教育试点。同学们两人一组,分散到50多个边远山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随队老师每人负责联系几个组,每周一次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汇报交流情况,并自掏腰包请同学们饱吃一顿。我们每天和农民一起劳动,搞调查研究,晚上到失学儿童家里了解情况,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对没钱购买课本和文具的学生,我们一一登记造册,汇总交给当地教育部门。历时半年的普教工作,不仅让我们经受了各种锻炼和考验,也为普教工作探索了路子。后来听说自治区教育厅在全区总结推广了凌云县普及小学教育的经验。
1966年秋,作者(右二)和普教工作队的老师、同学,翻山越岭前往凌云县逻楼公社最边远的一个村屯途中休息时的留影。右一为带队的黎老师
1966年秋,作者和普教工作队的老师、同学,组织当地农民群众开展“诉无文化苦”的活动
1967年7月,我毕业回乡,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当老师。由于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我只上了几天课,学校便停课了。我不甘愿浪费青春大好时光,放弃国家干部待遇,于1968年2月报名参军入伍,来到陆军第43军129师炮兵团服役,从一名师范毕业生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新兵连训练一个月后,我被分配到榴炮营二连。那个年代,部队战士多是初中、小学文化。连长看到我是个“文化人”,如获至宝,拍着我的肩膀说:“咱们连队的知识分子,好好锻炼,前途无量!”于是把我分配到指挥排侦察班当计算兵。
炮兵是技术兵种,火炮是远距离打击敌人的重要兵器。炮兵的主要任务是在战场上执行火力打击,压制、破坏敌人前沿阵地和工事,协助步兵冲锋陷阵,歼灭敌人,夺取战争胜利。排长对我说:“计算兵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一定要刻苦训练啊!”他告诉我,在训练和打仗时,连队战斗准备完毕后,计算兵要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火炮射击的表尺、方向、距离,迅速报告指挥员(连长),由指挥员下达射击命令。我按照职责要求,每天强化训练,满脑子里全是军用地图、指挥尺、三角函数……有时睡觉做梦还在练习向连长报告的规定术语。
1972年2月,作者在部队驻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前留影
我们连队是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集体,官兵一致,干部爱护士兵,战士拥护干部。连长姓张,辽宁人,一口东北腔,老计算兵出身。他是全团军事技术尖子,仅凭一张地图、一把指挥尺、一具望远镜、一部两瓦电台就可以指挥一个炮兵连实施射击。我在连长手把手帮助下,充分运用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很快掌握了计算兵的各门技术,多次在全团计算兵业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团、营、连嘉奖。指导员姓项,湖南人,和蔼可亲,对战士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他经常给我们讲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讲党的基本知识,讲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我很喜欢听他讲话、作报告。排长姓金,吉林人,朝鲜族,大学毕业后入伍,帅气十足,乐观向上,平时总是满面笑容,是我们这批新兵的偶像。他经常指挥我们高唱红色歌曲,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指导我定期为连队出墙报,并经常获全团大奖。班长姓农,广西马山人,特别能吃苦耐劳,处处模范带头,对班里的战友十分体贴,经常和我们谈心,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部队生活非常紧张,纪律要求十分严格。班长经常对我说:“穿上了军装,就得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一次,连队进行内务评比,因为我的被子叠得不好,被评为全班最差,拖了班排后腿,受到班长严厉批评,并要求我当着全班的面反复练习,直到把被子叠成方方正正像个“豆腐块”才算过关。又有一次,连队执行20公里徒步急行军拉练,人人全副武装,个个身背几十斤重背包和武器、器材。我由于过去缺乏锻炼,行军不到10公里就快走不动了,衣服被汗水浸透。班长见状,夺过我肩上十几斤重的器材帮我背上,并不停地鼓励我一定不要掉队。我喝干了行军壶的开水,咬紧牙关,拖着沉重的双腿,硬是跟上了队伍。由于体力严重透支,到了宿营地我便倒下了,发起了高烧。连长一边关切地问候我,一边找来了医生;指导员让炊事班为我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条,嘱咐我快快趁热吃。我端起碗筷,眼泪夺眶而出。几十年过去了,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1979年2月,作者跟随部队赴祖国南疆参加“自卫反击,保卫边疆”作战时留影。
我庆幸入伍能当上炮兵,更庆幸成为这个连队的一员。在军队这个革命大学校里,我和战友们一样,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为国防建设贡献青春年华的决心,思想上要求进步,行动上严格要求。入伍一年多,我便光荣加入党组织,当上了班长;入伍满两年后任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并当选炮兵团共青团工委书记,不久调到陆军第43军政治部工作。在军机关工作期间,部队党组织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送我到驻地一所高校读书。我十分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刻苦用功,拼尽全力补好高等学历这一课。与此同时,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公文写作、文电起草和军事学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研究、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研究。由于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任务出色,组织上安排我担任军党委秘书,直接在军长张万年(后来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麾下工作。在这个重要岗位上,我接受了更加严格的锻炼和考验。不久,我被大军区任命为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
军队的基础在连队、在士兵。我在部队的工作、学习、生活经历,特别是在连队的艰苦磨炼,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17年军旅生涯,我从普通一兵逐步成长为排、连、营、团职干部,更是让我懂得了听党的话,对党忠诚,不忘党恩,一辈子跟党走;学会了勇敢,坚强,吃苦耐劳;养成了讲奋斗,讲奉献,讲团结,守纪律。
1985年,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央军委作出了百万大裁军的决策,我响应号召,选择了转业。在地方工作近30年里,我先后担任过机关处长,市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自治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自治区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何种工作,我都时刻牢记党的教导,不忘部队首长的培养教育,努力保持军人本色,刻苦学习,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1991年7月,我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先进个人”。
2006年,作者在自治区纪委工作时留影
2013年5月我退出工作岗位后,不忘初心使命,及时跟进学习党的理论创新,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退休不久,先后圆满完成了自治区党委交给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等重要任务。发挥写作专长,积极为党报党刊撰写文章,传播正能量,被广西《老年知音》编辑部评为2017-2018年度优秀作者;2019年12月,我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退休当年的8月1日,我在《广西日报》上发表了一首题为《“八一”感怀》的短诗:“革命大熔炉,锻造螺丝钉;铁打的纪律,对党最忠诚;追求真善美,爱憎最分明;历经苦中苦,意志最坚定!”表达了我对人民军队的感激之情。
我永远感谢榴炮二连这个战士成长的摇篮,永远感谢人民解放军这所革命大学校;永远感谢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的老师教给我科学文化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激励我勇敢地走上社会,积极探索人生的正确道路。
2020年4月13日,作者接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2021年2月6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委主任房灵敏(左)登门慰问作者(自治区纪委机关退休干部,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2021年6月25日,作者在自治区纪委、监委“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接受党组织颁发纪念章
2023年11月22日,作者在广西老年大学留影
【作者简介】农立进,就读于原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1965级师范4班。原自治区纪委副书记、原监察厅厅长,2013年5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