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9项,总直接经费685万元,立项数量、立项率和资助经费均较上一年度实现增长。其中,地理与海洋研究院7项,化学与材料学院4项,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3项,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2项,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项,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2项,教育科学学院1项,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1项。
为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取得突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亲自部署。学校加大了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国基申报调研座谈会,组织10余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报告会,开展申请经验交流、培训、辅导,共计360人次参加;举办三轮专家辅导会,通过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形式,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13位校内外专家对老师们的国基申报书进行多轮打磨,围绕项目选题、科学问题、创新点等进行精准指导,协助申请人修改完善申报书,切实提升申报书质量;先后组织三轮形式审查,反馈各类问题上千条,与老师们及时沟通,切实保证了基金的申报质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获批数量是学校科学研究实力与水平的体现,此次我校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取得的新进展,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全校教师以此为契机,紧密结合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学校科研创新实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4年太阳成资助项目清单
序号 |
院系所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批准经费(万元) |
1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
曹奇志 |
二维空间调制快拍成像测偏动态定标及其反演技术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2 |
徐艳华 |
介电常数近零薄膜的非线性光学增强效应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1 |
3 |
化学与材料学院 |
肖琦 |
基于线粒体功能调控策略的黑磷抗肿瘤活性热力学和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4 |
李佳栩 |
PC两性离子靶向化聚合物铜载体的构建及其精准控释治疗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5 |
林陈想 |
谷胱甘肽响应型卟啉酞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构筑及光治疗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6 |
莫启进 |
高效低毒紫苏醇基抑菌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及作用机制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7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孙哲 |
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30 |
8 |
赵银军 |
南方红壤区平陆运河人工堆垫造貌对入海流域水沙过程影响机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9 |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
顾运琼 |
基于调控整合素β1/FAK轴信号介导乳腺癌细胞转移的金属药物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10 |
王永壮 |
北热带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生态系统磷素迁移转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0 |
11 |
黄富 |
功能核酸栅控石墨烯晶体管传感器对As(III)和Hg(II)特异性检测机制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0 |
12 |
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 |
刘少坤 |
边民耕地撂荒行为对边疆安全的影响机制与国家战略耕作控制区划定研究——以中越边境地区为例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0 |
13 |
马骥 |
受限空间干扰力矩下下磁悬浮陀螺寻北数据滤波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4 |
14 |
教育科学学院 |
朱霖丽 |
基于虚拟表现性评价技术的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测评与干预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30 |
15 |
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 |
李健 |
竞合博弈视角下社会网络群决策共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28 |
16 |
地理与海洋研究院 |
徐强胜 |
北部湾河口海域沉积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固碳速率特征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17 |
王爱华 |
土壤专性物种白垩铁线蕨多倍体复合体杂交及其同域共存遗传机制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18 |
蔡文华 |
广西岩溶区生态系统恢复力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19 |
余碧云 |
广西大瑶山主要亚热带优势树种维管组织和叶片性状对冰冻胁迫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2 |
20 |
姚艳燕 |
华南地区哺乳动物演化和环境变化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的响应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30 |
21 |
孙立飞 |
西南喀斯特植被演替序列微生物氮利用效率及残体氮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0 |
22 |
裴广廷 |
喀斯特固氮与非固氮树种凋落物混合分解非加和效应特征及驱动机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