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人们追求的已不仅仅是物质需求上的满足,多数人还追求着精神世界的满足,其中部分人会做下一个潇洒的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的行为看似潇洒,却隐患重重。无论是五一黄金周还是国庆小长假都少不了某些旅客发生意外事故的新闻报道。那么,出游的风险防范,你还敢说自己是“局外人”吗?
上海法治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同事一起出去旅游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小崔的同事都没有想到,因为赴浙江的某海岛的一次旅游,小崔竟溺水身亡,几名跟他一同出游的同事不但同时遇险,也成了被告。法院最终一审判决与小崔同游的同事每人赔偿3.5万元后,他们提出了上诉。
同事结伴出游本是快乐之旅,却因一次下海游泳的“危险动作”,付出了一人溺亡的惨痛代价。更没想到的是,其余同游者被遇难者家属一并告上法庭,且最终均承担每人3.5万元的民事责任。然而,对此判决结果,不仅同事们想不通,就连作为“局外人”的网友也直呼:“开此先例,以后谁还敢结伴同行?”
乍一听,这话似在理,就如同任何创业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一样,结伴出游的路上并非处处鸟语花香,倘若意外不期而至,人人都会被“株连”,那还让不让人“好好玩耍”了?就说那些看上去“无辜”的上海游客,他们真的完全无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结伴出游就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应该互相帮扶,不失担当。尤其是当个体行为可能致险时,必要的规劝甚至制止自不可少,不应为了面子盲目从众,以致酿成大祸。
到这里,大概有人会想,既然结伴同行存在种种风险,为何不选择独自出游呢?是啊,一个人的旅行,听着都令人神往。随心所欲,自得其乐,那何尝不是一种乐趣?一个人旅行时,你会听到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个世界比想象的要来得宽阔,来得自由;一个人旅游时,还可以装个文艺青年,看遍所有博物馆,走遍城市的各个角落,留下自己华丽的自拍。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所到的所有城市。但转念一想,一个人,你真的可以这么潇洒自在?真的可以如此洒脱不羁吗?
当然不能!据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北碚小学90后的女教师易小梅刚刚成为教师不久,趁着假期去北京旅游,却在7月13号与家里人失联。截止至21号,易小梅的姑姑以及其他亲戚都无法联系到她。北碚小学的钟校长、同事轮番拨打其手机,但都处于关机或者无人接听的状态。警方了解到,其曾在廊坊开房,但至今没有退房记录。她母亲邹红英怀疑,女儿可能是被骗到了传销组织,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这样的前车之鉴,时不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难道还不足以警醒吗?
由此可见,结伴同行有风险,独自出游也同样不乏安全隐患。在满满的都市套路下,你是不是有一种“难受,想哭”的感觉?其实也无需为此担忧,风险固然存在,但随着社会发展,旅行已然成为一中必不可少的,可以使人愉悦的一种娱乐方式。所以,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驴友们最在意的事,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呢?
首先,对于结伴者来说,你需要了解自己的伙伴,包括性格,为人处世等;而且你需要经常跟他们沟通,以免造成误解,不欢而散,当然,和伙伴一同出游,你要学会感激和相互照应,一句谢谢,一句对不起,会使旅途更加顺利,愉快。其次,在独自出游时,应在出发前规划好路线,并告知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身上尽量少带一些贵重物品或现金,对旅途上的陌生人多加防范,多留心,若对方不是值得信任的人要警觉。
记得日本有个叫刘洋的专家有这么一段话:每个人一年都会无意识地把筷子掉到地上几次,这就是过错。在安全领域,也会有很多人无意识的出现过错,一旦个体过错与安全领域的过错碰到一块,就会出现事故。所以全部的安全事故都是不可能杜绝的。这是因为凡是涉及安全的领域,都有可能出现意外,但我们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将其扼杀。
所以,无论是与人同游还是独自出游,都应该杜绝一意孤行,在安全这环节上绝不能“越雷池一步”,如此方能乘兴而去,高兴而归。不然,一旦遭遇不测,再不行逝去的生命面前,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欣赏沿途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