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太阳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悦读 > 正文

悦读

《肖申克的救赎》——不被高墙所困的灵魂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文/谢越 图/来源于网络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6日 点击数: 字号:

经典名句“人生只有一个简单的选择,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这句话出自一部引人深思的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该影片围绕主人公银行家安迪因被误判谋杀罪入狱而展开了一个有关自我救赎的故事。正如所言:“生活总是趁人不注意时给人一拳,不容喘息地再来一脚”。主人公安迪就是被生活打了一拳又踹了一脚的人,不仅妻子和妻子情夫被杀,自己又被法官误判而含冤入狱。然而,安迪并未被生活打败,他以强大的信仰和对自由的追求,在肖申克监狱这个“制度化”的地方开始了一场长达二十年的自我救赎和人性救赎,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肖申克的救赎》曾获得七项奥斯卡奖项的提名,更被列入了人生必看的20部经典电影之列。

作为观影者,我同大多数人一样从故事情节中感到了震撼,它虽然不是感人肺腑的情感片,更不是令人惊恐的恐怖片,但《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片子。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却依然能深深打动观众,并且历经十几年而魅力不减。它靠什么吸引我们?答案是它通过描绘主人公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对自由的渴望,让观众感受到高墙难以困住神圣的灵魂。

希望引领下的自由之路

克莱尔说过“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的”。监狱是个能让人发疯的地方,四面高墙,暗无天日。安迪因为被诬陷杀害妻子和妻子情夫而入狱,带着满心的不甘和委屈进入了肖申克监狱。在安迪第一天进入监狱时,导演采用空中俯拍的方式,将堡垒般的肖申克监狱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冷色调的画面,悲伤的背景音乐,一辆缓缓行驶的囚车,顿时让人寒意四起,感到压抑。然而,安迪却异常冷静。此时,他仰视着监狱大门,让观众从他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了一束光亮,让人感觉好像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在支撑着他,让人明白他是有信仰的、有希望的。习惯是可怕的,一旦适应了四面高墙的生活,就容易被“制度化”。就如同假释成功却不愿意出狱的老布一样。可安迪不一样,人内心深处的希望可以穿透高墙。如果安迪没有希望没有信仰,他可能就如影片开头的那个胖子一样死在监狱中了。他凭借着自己强大的信仰,花费二十年坚持不懈地用石锤凿穿一条隧洞,成功地做到了别人认为六百年都不会做成的事。最后,他成功地逃出了监狱,走向了自己向往的自由生活。

挣脱牢笼的自由新生

即使生活在最黑暗的角落,也要追求光明和自由。在肖申克这个极其黑暗的地方,每个人都被监狱中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日久天长,便放弃了对自由的向往。然而安迪并没有,因为他是无辜的,他坚信自己可以重获自由,所以他忍辱负重,忍受同性恋三兄弟的欺负和典狱长的威胁。瑞德说:“高墙之内,容不下羽翼丰满的鸟儿”,而安迪却是个羽翼过于丰满的鸟儿,希望与自由是相伴相随的,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向往,便渴望着自由的生活。首先他追求精神的自由,于是在为狱警保住遗产税后要求为他的伙伴们每人提供三瓶啤酒,而他只是坐在一旁满足地看着这些人喝酒。此时的落日余晖洒在安迪脸上,安迪就像真正得到了自由。打破体制化的桎梏,获取身体、心灵和思想的自由,这是《肖申克的救赎》的本真所在。

肖申克体制下的反抗救赎

“坚强的人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拯救别人”,安迪在完成自我救赎的同时,也救赎了整个肖申克监狱里的人。在这个“制度化”的肖申克,它吞噬了每个自由的灵魂,消磨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老布便是这种“制度化”下的牺牲品,一个已经在监狱度过半生的年迈老人,早已把小小的囚房当成了全部,再给他自由,无疑是给他增添痛苦。当安迪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挣脱了那四面高墙的束缚,成功越狱后,我感受到了安迪对自由的强烈向往和完成自我救赎的喜悦,令人感慨万千。影片结尾,我们在墨西哥海边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蓝色大海和那个已经完成救赎并且正在追求自由生活的安迪。安迪身上的那份从容豁达与勇敢让他的形象极富感染力和影响力,他对于自由的追求与渴望不仅帮助他打破体制化的桎梏,完成救赎,更让监狱中的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开始反抗体制化,这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对于个人能力的推崇。

主人公安迪有着一颗坚强的心,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永恒不变的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狱中恶劣的生活环境,还是孤独寂寞的精神折磨,亦或是时间的消磨,都未曾让他放弃过追求自由的信念。安迪自我救赎的故事,鼓励着人们要胸怀希望和信仰,勇敢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希望是美好的,人间至善,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失。(编辑/李红倩)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