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http://gxrb.gxnews.com.cn/html/2014-12/16/content_1065532.htm
2014年9月,广西师范学院如期开启了“2014‘绿城之秋’小学语文、数学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全区各地的小学教师代表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邕城,观摩来自国内专家、名师带来的示范课堂。
作为广西惟一的小学教师培养标准制定单位,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新课改一级培训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每年都会组织“绿城之春”和“绿城之秋”大型课堂教学培训、观摩活动,至今已有20余年,累计参培教师8万多人(次)。
教育发展水平如何,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参照。“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坚持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学校内涵式建设发展。”该校党委书记莫诗浦如是说。
近年来,该校在人才培养、教师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敢为人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今年9月,一则喜讯令广西师院师生振奋: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取得在此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其中,有3项是关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师范院校,如何在基础教育方面为民族地区培育卓越的教师人才队伍,广西师院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陶行知实验班”采取“双导师”和“双实习”,通过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基地名师的双指导,到城镇学校的教育实习和乡镇学校的顶岗实习的双实习,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黎乙瑶是2011级实验班的学生,去年她和其他60名首批实验班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一时间,陶行知实验班声名鹊起。
在陶行知实验班硕果初现的鼓舞下,卓越人才实验班顺势而为,从最初的师范试验点向多个专业延伸,先后有18个专业开设卓越班,以卓越班激发并引领学科专业优势,成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又一创新模式。
除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课堂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又一特色和亮点。
让城镇高水平教师到乡镇学校顶岗支教,乡镇学校教师“回炉”到高校培训,高校学生再到城镇高水平学校顶岗支教,这种置换城区师生与乡镇教师的模式称之为“二次置换”。7年来,该校已累计选派顶岗实习师范生1274人,深入到全区200多个教学点进行基层“实践教学”。这一模式有效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获得了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与此同时,学校依托人才培养的多平台、多举措、多成效,在夯实基础教育的地基上,深入拓宽服务民族教育新路径。2014年9月,该校首届壮汉双语班开班。通过实施小学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将为全区培养500名“下得去、留得住”的壮汉双语小学教师。
此外,该校还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等国外大学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建成“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积极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特色培训,引领基础教育潮流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近些年,随着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等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基地“落户”该校,如何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了该校上下一致思考的问题。
“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真正的教师培训,需要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关注多样性的培训方式,关注教师成为真正参与者与学习者角色的实现。”该校校长李丰生表示,惟有如此,才会体现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帮助教师实现其专业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解,对于每一次的教师培训,该校把培训对象的成长与发展作为评价培训效果的主要标准,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角度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模式和评价方式,积极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例如,在“广西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培训项目”中,该校向培训学员发放了上千份调查问卷,针对学员的个人能力、培训期望等进行调研,另派培训专家组赴防城港、百色等地对当地中小学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直面访谈”,了解培训需求。
在各类具体培训中,该校积极提倡学员从身边的实践中提取案例,并在讨论和交流中不断重新建构自己的经验与教学理论;探索出了一个以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研、做、评、导”一体化的研修培训新模式。
“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近年来,该校利用所承担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创新性地引入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发展规划、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堂观察技术等培训内容。这些全新的课程开阔了参训教师们的视野,推广了新的国际教育理念和技术,得到一致好评。
“……金秋十月来国培,人生难得遇一回;名家名师来指导,好比孔子教颜回。讲了论文讲小说,教了阅读教写作;教学技艺引上路,国培学习大收获……”参训学员、田东第四中学教师韦昭伟别出心裁地赋诗一首,借以表达自己参培的感受。
目前,该校已成为广西中小学以及中职校长、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阵地。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3年,该校非学历培训共服务教师10万余人(次)。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我们应当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库和领路人,今后也将继续主动适应广西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推进广西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提升作出应有贡献。”莫诗浦道。
多措并举,凸显智力辐射效应
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其科研工作应充分发挥人才、学科优势,不断增强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近年来,该校始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抓手,构筑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为基本平台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研学术水平。
从红树林生态价值和保护、北部湾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到典型流域地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广西海岛资源保护规划……近年来,该校的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实验室,为北部湾地区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支撑。
2014年,该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久前,依托该实验室和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该校与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有效发挥高校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智力作用。
2013年,该校开始设立国家级培育项目和青年科研骨干能力提升项目。此举措很快便显现成效:在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该校获立项总计26项,再创该校新记录。
今年暑期,学校与百色市签署了校市合作框架协议。随后,区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农村综合改革专题培训……多个服务社会专题培训班陆续在该校开班,学校智力服务地方的能力进一步凸显。
通过不断努力,该校“广西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得2014年广西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立项;集全校之力打造的“广西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获得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此外,该校自然地理学、有机化学、软件工程被评为2014年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科学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等4个校级重点实验室被评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为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该校还不断加强与区内各地的科研联系,努力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2013年,该校与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协议,积极为合作提供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撑;2014年,与南宁市科技局签订协议,承诺2014年度完成100项发明专利,为推进南宁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挥人才、智力优势。
该校的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利用科研专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突出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广西腾跃(系列报道之十五)
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