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太阳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新华社: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8年,我见证一个大山女孩的梦想花开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陆波岸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7日 点击数: 字号:

蓝晓萍上大学了!这个“石山王国”里的女孩曾让无数人心疼,她的梦想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绽放着绚丽迷人的色彩。

获知消息的刹那,8年前她定格在我心灵底片上的一幕幕,再一次层层叠叠涌上我情感的滩头。

蓝晓萍出生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这是素有“石山王国”之称的都安瑶族自治县的成千上万个山弄之一。曾经,这里石山包围,土地贫瘠,交通不便……

但比起自然生存环境,蓝晓萍一家的命运和遭遇更让人叹惋。

6岁那年,母亲不幸离世,丢下了她和姐姐蓝婉屏、妹妹蓝云萍。为一家生计,父亲蓝启站常年外出打工。父亲外出时,姐姐蓝婉屏带着两个妹妹一起生活。每天,她们一起做饭、洗衣服、喂鸡喂猪、放羊砍柴。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右)和妹妹蓝云萍(左)、父亲蓝启站在吃早饭(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在教室里学习(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放学回家后在山上一边放羊一边砍柴(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在图书馆里看书(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母亲走得早,一张照片都没留下,姐妹三人常常在空闲或夜深人静时,依靠模糊的记忆思念着早早离去的母亲。

在蓝晓萍的记忆里,妈妈长得很漂亮,会绑很好看的头发。梦里,妈妈总是很细心地给她绑头发。但是,很多时候,她从梦里醒来才发现,那不是妈妈在给她绑头发,而是妹妹的手压住了她的头发。泪水,无数次浸湿漫漫的长夜。

2013年10月,父亲蓝启站因病反复住院治疗。2015年1月,他被确诊为脑萎缩。平时健谈的一个人,变得时而沉默不语,时而胡言乱语,记忆力严重减退,甚至连自家人都认出不来。

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姐姐蓝婉屏到离家要走3个小时山路的一所学校去读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父亲病倒,姐姐在外,妹妹还小,蓝晓萍挑起家庭日常生活的重担。

每天,蓝晓萍早早就要起来做饭,照顾父亲和妹妹吃饭后,带着妹妹走山路去上学。下午放学回来后,带着妹妹到山上一边放羊一边砍柴,太阳落山才赶着山羊回来做晚饭。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15年4月14日,崇业小学校长蓝克刚用摩托车驮我到弄后屯时,天才刚刚亮,蓝晓萍却已在昏暗的厨房里忙碌。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前)在为父亲和妹妹准备早饭(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走出教室(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后)和妹妹蓝云萍走出家门去上学(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走出学校图书馆(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放学回家后在山上一边放羊一边砍柴(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走在校园里(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陪她们在山上放羊时,我背着笔记本电脑在山上到处找信号发稿,平时在办公室用不到一分钟就能传出去的照片,在断断续续的信号中足足花了1个小时才传出山外。发完最后一张照片,我直起酸痛的身腰,望着夕阳从莽莽大山慢慢西沉。大山的贫瘠艰辛,大山的悲欢离合,大山的坚强不屈……让我无限感慨。

↑2015年4月14日,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新华社记者陆波岸在山上采访蓝晓萍和妹妹蓝云萍放羊砍柴后,在山上找信号发稿。

当晚,新华社播发了图片稿件《广西都安:瑶山12岁女孩撑起一个家》,向人们讲述了瑶山这个贫寒病弱家庭不离不弃的亲情故事。

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许多爱心人士几经辗转找到我,想给这个家庭提供帮助。2015年4月25日,我陪着3家企业的近10名爱心人士,从南宁驱车近5个小时到蓝晓萍家,给她们送去文具、图书、生活用品和1万多元慰问金,帮助她们缓解所面临的部分困难。

2015年9月,中央电视台2015“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摄制组到蓝晓萍家采访,并想把蓝晓萍和蓝云萍接到北京参加这个活动的颁奖典礼。

这是两个连县城都没到过的大山女孩,让不让她们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家里没人拿主意,老师也拿不定主意。崇业小学校长蓝克刚通过山里微弱的手机信号给我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如果是央视官方举办的公益活动,可以考虑让她们去。

最终,姐妹俩去了北京。包括蓝晓萍、蓝云萍姐妹在内的多人,荣获中央电视台2015“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的“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姐妹俩从北京回来不久,我在南宁见了她们,问她们:“去北京开心吗?”她们手挽着手,把头埋在胸前,只回答了两个字:“开心。”我说:“你们来南宁,想吃什么东西,叔叔请你们吃。”她们还是把头埋在胸前,小声地回答:“刚吃,不饿。”每次问答,她们不会多说一句话,也不敢主动说一句话,一言一语间流露出来的大山孩子那份腼腆和纯真,让人更加怜惜和心疼。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爱心人士给蓝晓萍(右三)姐妹捐赠书籍(2015年4月25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走在图书馆前(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爱心人士和蓝晓萍(前排右三)姐妹合影(2015年4月25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在图书馆看书(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她们的艰辛和懂事一直被看见。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公布了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包括蓝晓萍在内的120名优秀青年名列其中。2020年,蓝晓萍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因为心中有孝、心中有善,心中有爱,这位大山女孩一再感动着人们,一再得到人们的认可。

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让她们一家告别贫瘠的大山。一家人离开了那座破旧的老房子,搬到都安县城附近的八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住进了统一规划修建的楼房里,下雨不再担心屋顶漏,刮风不再担心房子倒,刚开通的贵南高铁(贵阳至南宁)列车在新区外飞驰,新区距高铁站不到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不幸的是,2022年,常年患病的父亲离世,姐妹三人再次经历失去至亲之痛。

今年高考过后,我一再打听蓝晓萍的情况,想知道她在什么地方读书。没多久,都安瑶族自治县交警大队民警谭芬给我发来蓝晓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照片,这个大山女孩已经被广西太阳成国际教育学院泰语本科专业录取。谭芬曾是驻崇业村“一村一警”民警,多年来一直照顾着这个不幸的家庭,蓝晓萍上大学时,她利用休息时间开私家车把这个女孩送到南宁注册入学。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后)和妹妹蓝云萍放学回家后放羊(2015年4月14日摄);右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放学后走出校门(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右)和妹妹蓝云萍坐在家门口看书(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在校园里看书(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和妹妹蓝云萍在照顾父亲(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走在校园里(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9月26日,我在太阳成见到了蓝晓萍,离上次在山里采访她,时光匆匆已8年。这个大山来的女孩,话还是很少,但是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她告诉我,这些年来,她们姐妹深知自己的不幸和家庭的艰难,但她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梦想,这些不幸和艰难反而激发磨砺了她们不断奋发前行的斗志和毅力。更让她们感到温暖的是,困难时总有很多相识甚至素不相识的人向她们伸出无私的援手,这些可贵的爱心和善意一直感动着她们、鼓励着她们不懈追求梦想。今后,她要继续努力,不但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道别时,蓝晓萍说她现在一心想把泰语学好,争取明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时,能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后)和妹妹蓝云萍走在上学的路上(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太阳成,蓝晓萍走在校园里(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回来路上,我咀嚼着8年来的采访经历,心生无限欣慰。

再巍峨的大山,也阻挡不了阳光的照耀;再贫瘠的土地,也阻挡不了梦想的发芽。心中有梦,奋斗不止,春芽不负阳光意,苔花亦作牡丹开。

报道链接:http://www.gx.news.cn/20230929/e6b85d76aaea44508097135edc36984c/c.html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