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琴,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专任教师。2005年,王惠琴从中山大学毕业后来到学校工作。18年来,她辛勤耕耘,匠心化春雨,一片丹心育桃李;甘守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写春秋。课堂上的她,神采飞扬,幽默风趣,脑子里装满了知识的宝藏;生活中的她,心细如发,知心如友,总能拨开迷茫指引学生方向。她是一位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受人爱戴的优秀园丁。
潜心教学 勇于创新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王惠琴坚持以教学为工作中心,以育人为最大使命,潜心教学。
王惠琴说,大学育人的各种具体实践里,课堂教学始终是最基本组织形式和主渠道。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形成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师生亲密接触、心灵交流、智慧碰撞的舞台。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方法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她深入钻研教材,认认认真真备好每节课,扎扎实实上好每节课。她还时刻警醒自己,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教法创新。基于公共管理应用型学科特征,她在认真传授知识的同时,十分注重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易懂、乐学。
王惠琴系统讲授2门本科专业课。她灵活的教学方法、清晰的教学思路、严谨的教学风格,使她的课堂异常精彩。她批阅作业一丝不苟,辅导作业更是认真负责,正是这种严谨的教学风格、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众多学生的称赞,在每学期期末的学生课评等级均为优秀。
在上好课的同时,王惠琴还非常注重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紧跟教研教改前沿。她积极申报和承担省部级教改课题5项,其中主持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3项,作为主要成员申报获得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这些课题和项目均及时完成结项,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积极性影响。2017年,王惠琴获得了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同时,作为学科骨干成员,王惠琴还承担了繁重的研究生教学和指导任务。2011年,她被遴选为行政管理专业(学术型)和公共管理专业(MPA)硕士生导师后,她承担了2门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和研究生指导任务,期间积极探索符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又切合地方高校实际和特色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参与式、互动式、仿真式的教学方法体系,基于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案例开发,主持开发的教学案例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教指委审批,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中心案例库。
用心育人 桃李芬芳
教师是人才的直接培养者,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是立德树人。如何做到?王惠琴认为,言传身教要落实在实际,为人师表要体现在日常。她不仅这样想,而且坚持不懈地这样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惠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自己的学生怀有很高的期望。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她注重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她积极担任班主任、系主任,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交流,为学生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她所带班级获得了自治区级优秀班集体。她积极参与大学生开展的“经管论坛活动月”等社团活动,指导学生科技作品获自治区级挑战杯三等奖。她还多次担任社会调查大赛活动评委,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她循循善诱,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从教多年,许多学生的姓名和个性特点,她依然记忆清晰。学生们虽然如今奋战在祖国各地各条战线,也不忘师恩。
教研相长 协同共进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能统筹好教学与科研不是一件易事。王惠琴通过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勤勉奋斗,将教学科研互融来统筹推进育人育才,不仅勇于推进教学改革,而且深耕学术研究,做到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绩显著。
她在研究工作中认真开拓、不断创新,很好地把握本专业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并把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互动,形成并确立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这一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7项,主持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广西哲社规划基金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广西哲社规划基金2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SSCI、CSSCI、北大核心等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2次获得太阳成科研先进个人、太阳成大学优秀教师、太阳成优秀园丁等荣誉称号。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近二十载春秋不懈探索,王惠琴始终不改初心,甘守三尺讲台,勇担责任,以身作则,在教书育人的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