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故乡安徽已是初秋,早晚凉意明显,高考后的炎热暑期已经结束。我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踏上了开往广西南宁的列车,辗转30多个小时落站绿城,才发现这个陌生的远方正值酷暑。我被热情迎接新生的学长带入大学校园,从此开启了在太阳成的求学生涯。
我和母校缘分深厚。在本科毕业后,我继续在新闻学院读了3年硕士研究生,我的大学生活长达7年。相比周围的同学,我作为母校新闻学院第一个新闻专业本硕连读的学生,我不仅熟悉周围的老师,还熟悉校园环境。在时任新闻学院副院长周素珍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组建了新闻学院第一届研究生会,我也成为了新闻学院第一届研究生会主席。
大学同学是个神奇的群体。大学七年中,能让我保持新奇感的,永远是这些同学。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会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跟他们交流会让人陶醉,令我忘却了时光的流逝。犹记得,在本科期间与同一个学院的几个男同学(韦国运、梁明远、何志迪、楚鸿利)拼单吃烤鱼等的欢乐情形;大二期间开设的《新闻发布会》专业课程,我与同班的王兰芳、范贵娇、诸葛凤琼等同学在该门专业课结束前,成功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了近10家新闻媒体记者到现场参加,为我的本科学习实践增添了一丝骄傲;研究生期间与不同年龄层的同学相处,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当时班里最年长的“大哥”王利辉总是感慨在校园中重新找到了青春;同班的张雨在研一上学期,就在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发表了第一作者署名文章,成为同学们口中的大神;隔壁宿舍的王瑞读硕之前曾是江苏卫视网红嘉宾,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据说博士面试的时候他用拉杆箱装自己的学术作品;三年时间与同寝室的徐森、田珂、丁锐朝夕相处情同家人;同为安徽老乡的石岩、曹筱草、刘叶郁,与他们聊生活、谈学术论文、名家思想,历史八卦,愉悦了课后生活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思想经历。
本科期间班级合影,第一排左二为作者
大学老师是个灯塔。照亮我对学术的追求之路,开启我对知识的向往。大一的班主任陈羽峰老师,讲授《传播学概论》,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沉默的螺旋”理论,虽然这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但是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我从中收益颇丰。时任新闻系主任靖鸣教授,在本科与研究生期间对我都是格外厚爱,受宠若惊于我而言不再抽象;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谢晖教授(现已退休),不拘一格的学术思维,课堂上慷慨激昂的写板书,总是能让台下学生心生崇敬;当时为2006级广告班授课的陈洪波老师所讲授的《广告学概论》是我第一次跨班级蹭课的收获,课堂上让我首次接触到广告行业4A标准。讲台上,大学老师们激情飞扬、谈古论今,每个老师风格迥异,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课后还能解疑答惑,开导我等懵懂青年。
在校期间参加活动照片
大学食堂是个幸福港湾。锦桂轩的“回锅肉”,是每个男生必点菜品,一块五毛钱一份,再加一个青菜、二两米饭,就能解决一顿正餐。每年中秋节,人均两块莲蓉月饼,慰藉了一个异地求学人的思乡之苦。若逢校庆,不仅可以免费吃饭,还能加鸡腿……每当回忆起这些,倍感幸福,感恩学校给予学生众生平等的关怀。
大学校园是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清晨的校园,伴随着广播里的早间新闻苏醒。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天色已明亮,随处可见晨读的学生;宿舍区到教室的路上,行色匆匆的脚步,同学们定是赶着上第一节课;傍晚的操场,有往返交叉的跑步身影,同学们挥汗如雨打着比赛;夜幕下的校园,多了一份宁静,除了校园路灯长亮,还有宿舍人声嬉戏,而后熄灯入眠……校园里的生活总能绝缘于校外的喧闹,令人回味。
大学是个符号,是个象征,是个美好记忆。它给予了每个学生培育之恩,塑造了我们青年秉性,赋予了我们人生气质,她永远停留在每个学生记忆中。她祝福着每一位学子的同时,也被每一位学子终生牵挂,感恩母校!想念老师同学们!
研究生期间与同学合影,左一为作者
【作者简介】王磊,本科就读于2006级新闻学、研究生就读于2010级新闻学,现就职于广西百色城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