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觉得离母校很近。因为毕业后,我每年都会回母校逛逛,还常常会在不同的会议上见到母校的老师。有时,我又觉得有点久远,是因为距离初到母校报到的那个夏天已经过去了13年。目前,母校从我初入学校读书时的两个校区,发展到了五个校区。虽然我已从母校毕业了,但我对母校感情深厚,是因为我在母校度过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7年的青春岁月。
2010年9月,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在经过8个多小时的旅途后,我终于来到了广西师范学院长岗校区,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活。
2010年9月,作者(右一)在开学第一天拍摄于长岗校区
忆起大学本科四年的专业成长,不得不说我的大学班主任覃城阜老师,他同时是我们高等代数、拓扑学专业课程老师。他常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班级里,跟我们聊学习、聊生活、谈理想。他常跟我们说:作为一名师范生,一定要掌握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近世代数老师唐高华院长。他的课堂上,一本全英文的数学专业课程教材,让大二的我们感到“害怕”。唐院长鼓励我们调整心态,充分调动我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觉得用英文学数学并没有这么难。周科老师是教数学分析的老师,他上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常常在课间休息时间跟我们开玩笑。赵飞老师教我们如何备课、如何试讲,在大四实习期间也与我们一起在实习学校学习、生活,让我们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还有很多老师,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但是每一位为我上过课的老师,我都清晰地记得。他们严谨治学的精神、关爱学生的态度,对我的职场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很感谢这些老师们。
在学习之余,我除了担任班干部外,还在数学科学学院学生会、社团担任学生干部。在院运会、篮球赛、乒乓球赛、气排球赛、粉笔字大赛等活动中,我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这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感谢学院的培养,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让我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不一样的成长!
2014年5月,10级数本3班在长岗校区瑞兴楼前合影,最后一排左八为作者
2014年7月,从母校本科毕业后,我先去了南宁一所高中任教。2018年9月,我成功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这期间,我见证了母校从“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太阳成”。研究生三年,我在五合校区学习了两年,接着到武鸣校区学习了一年。
2021年5月,作者(左二)拍摄于五合校区
在研究生阶段的求学路上,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徐庆娟老师。记得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徐老师问我“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我说“我想当一名大学老师”。于是,她就鼓励我在研究生期间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在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多次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并均获奖,其中,2019年参加“华为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了全国三等奖。徐老师在我的研究方向上也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耐心、详尽地告诉我该如何改善,鼓励我求是创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这种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对我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生期间,我参与了一个省部级项目,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读研三年来,徐老师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我孜孜不倦的教导,在生活上同样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她是我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隆广庆老师知识渊博,教学思路清晰,以及一板又一板漂亮的板书,都值得我学习;对刘合香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研讨会上,刘老师对我的论文提了很多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很感恩;刘利斌老师对待科研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对待学生悉心栽培、言传身教,对学术的热爱和专研精神,都深深地激励着我;陆莎老师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她会对我们的问题细心地指导,会关心我们在学校适不适应,教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困惑。在2023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我遇见了陆老师,她见面后非常关心我在工作上是否适应,是否有困难等,真是亦师亦友的老师。
2021年5月,作者(右一)与导师在武鸣校区合影
很幸运,在母校七十年的历程里,有我七年青春的陪伴;很幸运,母校的五个校区,三个校区有我学习和生活的足迹。十三年前来到母校,是一场改变一生的相遇,在这里我生活充实丰满,青春不虚度,并且明确了职业生涯方向,因此得以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非常有自豪感和成就感的教育工作。
【作者简介】潘金兰,本科毕业于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2018级应用数学专业。现为玉林师范学院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专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