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西师范学院(太阳成的前称)99级的学生来说,2023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既是母校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毕业20周年。2023年8月13日,师院政治经济系99级本科1班在南宁中心永恒皇冠假日酒店举办了一个简单的纪念活动。区内外的很多同学都回来了,多位师长也出席了活动。回眸20年走过的路程,“师院”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最深的印记。70年,母校先后多次更名,但截至目前,“广西师范学院”是用得最久的一次,从1985年5月到2018年11月,30多年的时间,使“师院”成为影响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深远的文化元素。“师院”是一间大学殿堂,也是一种身份标签,她是自我认同的精神来源,也是社会评价的依据基础。她意味着我们中大部分人今后的人生轨迹与此相关。
毕业20周年活动合影
因为“师院”,我们避谈“大楼”,追随“大师”
24年前的1999年,世纪之交,互联网开始兴起,我是进入师院后才懂得用电脑并且学会上网的,我的第一个QQ账号就在学校的电脑机房申请的。相比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却是师院基建的落后。9月我们入学报到时,现在明秀校区文星楼那里还是一排砖瓦房,文科的教学楼只有前面的那栋老“教学楼”;我们住的也不是现代的学生公寓,而是苏式的“筒子楼”。宿舍门对门,走廊昏暗潮湿,公共的浴室、公共的厕所,没有热水器、空调这些“高端”电器,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冬天洗澡时同学们发出的杀猪般的“嚎叫”。
基础设施的落后是被大家“诟病”最多的,其次就是校园狭小。当时,还没有长岗校区,也没有五合校区,更没有极具现代化的武鸣校区。从前门到后门只需走几分钟的明秀校区,占地不到200亩,无论教室、图书馆还是运动场,常常“人满为患”,以至于我们散步时要走出校园,沿着明秀路→友爱路→衡阳路→北湖路转圈。而每一次“转圈”,我都有“要是这整个片区都是师院就好了”的感慨。
对于心智并不成熟的学子,宽广的校园及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支撑他们养成自信、自强性格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校园面积大小与其基础设施的客观情况也在塑造外界对本校学生的第一印象。我记得在多年前的某个大型公开场合,有主讲者讲到一位全国知名的师院校友时,表示这“巴掌大的地方”能培养出这么杰出的人才是不可思议的。这一情况也是造成我们那一代的师院学子普遍“低调”、不愿意张扬个性的原因。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当时只能用一句名言聊以自慰,那是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开始了追随“大师”的学业进阶之路。
当时,师院有多个学科是领航广西的,如地理、中文以及我所学的思政等。在政治经济系,莫尔高老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李少雄老师讲授《马列原著选读》、何平老师讲授《中国文化概论》、唐秀玲老师讲授《政治学》、李传柯老师讲授《政治经济学》……他们就像璀璨的群星,用思想和知识的光芒照耀我们。尽管现在他们都退休了,但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永久的,就像雨水滋润大地。
有一次,系党支部书记王科老师邀请一位在北京大学的师兄回校讲学。这位师兄本科毕业于师院政经系,后来考上北大法学院,师从著名的罗豪才教授,完成硕博连读,他的个人经历很励志。讲座在学校礼堂举办,从19点开始,直到22点都没法结束,礼堂师生爆满,过道、门口、窗外都站满了人。这场讲座是我在师院4年听过的最震撼的讲座之一,是一种思想强烈碰撞的震撼,可以用“精彩绝伦”来形容。师兄演讲充满激情,互动十分热烈,且话题新颖,一些观点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来看,依然具有前沿性。
哲学家雅尔贝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师院,尽管当时我们的“大楼”稀缺,但我们的精神富足,在老师们的启迪和指引下稳步向前,迈向知识与思想的星辰大海。
同学合影
因为“师院”,我们摒弃浮华,追求纯真
无论是否有大楼和大师,对于每一个年轻学子来说,都要面临考试与毕业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把头埋下了,把目光锁定在课本上。英语学习是最折磨我们那一届文科生的学业修行。在当时,大家的英语基础都不太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考过英语四级。能过六级者属于凤毛麟角,是系里的风云人物了。比如,98级的韦小强师兄英语就特别好,大二时就通过了六级考试,我们一进校园就被告知要向韦师兄学习。韦师兄不仅学习好,人也长得很帅,是学弟学妹们眼中最耀眼的明星。学校要求我们期末考试成绩达到75分就可以毕业,拿到学位证。为了“双证”,我们起早贪黑地背单词、做练习,记得有几次我早上6点去行知园背单词,结果连个站立的地方都找不到,那个小小的园子里的每个角落都站满了晨读的同学。
抓基础学习是师院的传统。客观地说,当时进入师院的同学大多数学习成绩并不拔尖,当然也有好些同学的高考成绩很高而选择师院的。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学校管理层很清楚这一情况,为此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对我们严加管理。老师们会像对待中学生一样“看管”我们。甚至当时的学工处处长赵冰老师,也常常会在早上亲自督促我们晨读、做早操,晚上又督促晚自习。当时并不理解这种“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但从毕业后师院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扎实基本功来看,终于明白学校管理的初衷,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呀!
除了学习,大学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蕴含教育意义。如果说课程学习是“言传”,那么校园生活就是“身教”。
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龙妮娜老师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对我们十分亲切,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师生界限”很模糊。为了我们班在校运会上获得好成绩,从没杀过鸡的她,亲自到市场上抓了一只鸡回来熬汤给运动员喝;结果不仅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喝了汤,好些不是运动员的同学也喝到了龙老师亲手熬的汤。现在每当我们和龙老师谈起这事,都津津乐道又十分感动。
我们的第二任班主任黄日干老师,会像大哥哥一样照顾大家。当时我任系学生报《政经时报》社社长一职,他是班主任的同时还是系的团委书记,分管社团工作。一个周末,报社要到狮山公园搞团建活动,本来活动经费靠我们自己挣的报纸广告费抠抠搜搜的也勉强够用,可向他汇报时,他直截了当:“想要多少活动经费?”很快就批了几百元,那次活动是报社十几个人烧烤吃得最爽的一次。他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支持让我们感触良多。
许欢科老师讲授《组织行为学》,是我们到北海实习时的带队老师。在北海实习2个月,一天遇上强台风,由于准备不足,同学们中午吃不上饭,一些同学饿得嗷嗷直叫。我们班的覃振虎同学自告奋勇外出联系快餐,冒着狂风暴雨,几经辛劳,终于解决了这次“饥饿危机”。从那天起直到现在,许老师每次和我们见面都会提起这件事。每次提起这件事情,他都会解读事件的意义:关心同学,心有大爱,敢于牺牲……正是在对事件的反复解读中,我们深受教诲。
唐秀玲老师会给我们系学生报《政经时报》的《马列专刊》写稿,老师始终以平等态度支持学生工作的品格令人敬佩;韦海明老师、李志峰老师、王捷老师经常会在课余时间和我们“闲聊”,从财经新闻、国际事件到足球都是话题,这三位老师的特点是年轻英俊有才华,深入同学中间,“群众基础”很好;黄义英老师长得帅,讲课语言平缓却十分幽默,但要细听才能领会他话语后面的幽默元素,女同学特别喜欢听他讲《中国革命史》;胡红卫老师是广西的知名律师,他经常带着黑眼圈给我们讲授《民法学》……
不要觉得严格的学习管理和琐碎的校园生活不符合我们对大学的期待,当我们把目光由外向内,从追求“高大上”的象牙塔梦幻中回到现实,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筑4年大学生活并对此有深刻感悟时,我们的成长步伐才会更加稳健,我们的思想也会更为深邃。作为师院学生,与其说我们无法触及流光溢彩的俗世浮华,不如说我们更在意朴实无华的心底纯真,这也应当是作为师者的高贵品质。
毕业照
因为“师院”,我们成为“我们”
对于1999级同学来说,可能影响我们4年大学生活最大的事件是“迎评”。我们一进校,师院就开始迎接教育部推行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是国家在新形势下促进高校教育投入和发展的一项措施。评估对每一个师院人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它可能会使师院从此一蹶不振,也可能使师院实现跨越发展。为了争取后者,在整个3年多的“迎评”过程中,师院的教学、管理及其他一切活动都围绕“迎评”运转。
天道酬勤,2002年11月,在我们毕业前,师院最终顺利通过了评估,校园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筒子楼”已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式的学生公寓,原来那排砖瓦房也被拔地而起的文星楼取代,学校同时拥有了明秀、长岗两个校区。师院终于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作为见证“迎评”全过程的班级之一,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在其中,都历经“艰辛”。不曾遗憾的是,我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这件事付出了努力。我们班也因为在“迎评”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2003年6月,毕业前夕,我们制作了一个《毕业留念册》,并请学校党委书记、院长钟海青教授(时任)在这个小册子上题词。钟书记提了“明德博学,求是致远”八个字,这是他对我们的深切期待。据了解,我们班是全校为数不多的获得学校领导毕业题词的班级。
在《毕业留念册》里,我们写道:“澳门回归的那年9月,我们从五湖四海会聚到这个叫广西师范学院的地方,组成了一个新的班级——政经系99级本科1班。就在那一年,我们开始了在高校里学习寻求真理的方法,也开始了学习今后生存的技能;就从那一年开始,我们触摸了大一的新奇,经历了大二的觉醒,通过了大三的执着,最后达到了大四的成熟。”因为“师院”,毕业后我们大部分同学进入了教育行业,开始了教学生涯,成为广西教育“强基”的重要力量,我们终于成为“我们”。
2003年6月,学校党委书记、院长钟海青教授(时任)给政经系99级本科1班的毕业题词
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回忆那四年的青春岁月,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心情。毕竟,那里有火热的笑脸,有浓郁的书卷味儿,有汗迹,有辛勤,有师长朋友,更有年轻跳动的心,让我们缅怀。是的,纵使岁月变迁,但总该有一些东西,来提醒我们记住那至关重要的过往。
【作者简介】欧华鹏,就读于1999级政治经济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曾任漓江出版社南宁出版中心总监,现任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