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的母校70岁了,我当年就读的地理系也迎来了45岁的生日,写写和母校、和地理系的故事吧!作为当年《南国经纬》的副主编,该写;地理系与我年龄相仿,共成长,应写;我们两夫妇从地理系毕业,见证了地理系(环城系)—资环院—地规院的成长变化,要写;我的职业生涯,一直有地理系、地规院老师们的引领、帮助,必须写!写什么呢?当记忆的闸门打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那就记录一下我和恩师们的点滴吧!
大学第一位引路人—邹勇老师
1998年9月13日,第一次远离家乡的我,带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走入了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系,缴费时我们才发现,我的学费是用邮局汇款的方式寄过来的,当天是星期天,学校收发室没有人上班,意味着我拿不到汇款单就取不了钱,交不了学费。正当不知所措时,一位学长给找来了一位老师帮忙,这位老师叫来了收发室的工作人员,给我签领了汇款单。这名工作人员对老师说;“我不认识她,既然是你带来的,你也签个名吧。”老师提笔签名,我连忙看过去,记下了这个名字“邹勇”。原来邹老师是当时地理系的分团委书记,也是我的班主任。从此,我便拜在了邹老师的门下,我进学生会、入《南国经纬》,在邹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邹老师教导我们“无论什么事,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争取做到最好”,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我。
这些年来,虽不能与邹老师常见面,但我们的联系从来没有断。邹老师一直关注着我们两口子,哪怕我们取得一点小成绩都会打电话来祝贺,并勉励我们继续努力,还时不时提醒我们如何走好接下来的路,得此人生导师乃三生有幸。
大学导师—周继舜
我们刚入学就被分成不同的组,由一位导师负责大学四年的学习生话,我很荣幸被分到了周继舜老师门下。周老师是我们《地球概论》的老师,他会拿着手电带我们上楼顶去看星空,带着方言给我们讲解“角(guÓ方言音)宿一”、“角宿二”、“北(bé)洛狮门”……具体讲了什么我也记不清了,但是老师带着方言的这几词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至今我依然不会看星空,没有学到老师的真传。
周末,周老师还会让我们去他家包饺子,在那我第一次尝到了白葡萄酒。老师还会带我们去公园玩,去得最多的是人民公园,那里留下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们的两个“妈”—甘永萍和余承惠
甘永萍老师当年是地理系党总支副书记,我的计量地理学老师。余承惠是我的地理教学论和教育实习的指导老师。两位老师均因“啰嗦”而被我们唤作“甘妈”和“余妈”。
甘妈每次召开学生干部会议,都会叮嘱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把工作做好做细,记得在大二暑假开展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或许因为学院评估真的抽调不出老师,又或者想锻炼一下我们,我们一行12人在没有带队老师的情况下要几经转车去偏僻的都安县下坳村的小学开展活动。出发前,甘妈一遍一遍叮嘱我们,从衣食住行每一项都不落下,若出了常见的问题该怎么解决,还不断强调男同学一定要照顾保护好女同学等。当时觉得好啰嗦啊,现在想想,这不就是母亲对远行孩子的叮咛吗?
余妈会带着一脸的慈祥给我们上课,“啰嗦”的教我们版图,指导我们试讲,从语言到教态,从教案的撰写到幻灯片的绘制、运用,一遍遍的让我们练习……我们是在柳州九中实习的,住学生宿舍,吃学生饭堂,最困难的是和要和学生一起挤公共洗澡房,而且是限时供应热水。余妈有一个单间,于是她就让我们到她那去洗澡。即使她有事离开学校,换周山老师来带我们,她依然不忘叮嘱周老师,每天傍晚要把钥匙给我们,然后离开宿舍,给我们提供便利的条件。2011年我开始参与高考评卷,可以在每年6月见一次余妈。每次见我,余妈都会说:“你呀真是年年有进步哦(指我的身材)!”“余妈,我也想像你一样一直拥有苗条的身材,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隔壁班的帅哥老师—卢远
大三那年,开设了遥感概论这门课,是分小班教学的。隔壁班的遥感老师卢远特别帅气,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男神。我当时并不敢靠近,以为从此再也不会有交集。谁料,2015年6月,在高考评卷场居然邂逅了他,那时的他已荣升为院长,风采不减当年,我们很自然的相识、相熟,从此便有了每年6月的评卷之约。2017年的某天,中学放开正高职称申报不久,卢院长给我打来了电话,聊了大半个小时,大致是希望我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希望我能学习那些优秀的学长学姐,积极申报正高职称,提升专业技能,为地理学科的发展尽一份力。我至今依然记得,挂断电话前,卢院长说;“今晚我只给三个人打了同样内容的电话……”一听“三个”我不惊惊叹自己的位置,后面的话已经不记得了,为了这个“前三位”,我努力了,虽然可能还未能达到他的期待,但至少实现了正高职称的目标。新高考来了,不知还能否延续这“六月之约”,如果没有了,那七月、八月也是可以的。!
太多太多的老师值得回忆,背着三十多个水煮鸡蛋带我们到人民公园去植物实习的胡衡生老师;野外实习要小跑才能跟上,跟上又被指出“地理系的学生指着岩石叫石头”的曾令锋老师;讲台上一站我把世界地理讲给你听,让我练就听记本领,写下二百多页听记笔记的李忠标老师;从日本留洋回来给我们上中国地理的毕燕老师;教我们摄影记录美好生活的周山老师;经常用鸡腿来诱引我努力干活的唐伟光老师;带领着我们驰骋学院辩论赛场,最终遗憾获得亚军的曾令辉老师;一句“浓缩才是精华”激励着你也激励着我的唐东升老师;刚参加工作是我去校门口接进地理系的叶玉霞老师……
其他一些专业课老师们,我在这来个大点名哦:地图学黄钊老师,地质学郝革宗老师,地理科学导论兼班主任张建勇老师,气象气候学秦成老师,水文学胡海驰老师,土壤地理学罗洪亮老师,城市规划何邕健老师,遥感概论谭永忠老师,地理信息系统吴良林老师,自然灾害华璀老师,环境生态学周兴老师,土地资源管理胡宝清老师……全凭记忆,有记错的还请老师们见谅!
往事如烟,当年的地理系已发展成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以下简称“地规院”),注入了许多新的血液,2016年地规院成功申报广西地理学科基地,我所工作的贺州第一高级中学很荣幸成为了第一批基地合作学校,在地规院地理学科基地的指导下完成了一项项的地理教育教学研究任务,一批青年教师在学科基地的指导下迅速成长,成为了青年教师中的骨干,成为了其他学科羡慕的对象。而我也已把地规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凡是遇到教学上的难解迷题,我准能找到对口帮扶我的对象,微信、QQ把题一拍,“X博(X教授),帮我看看这个题怎么解?”每一次都会得到满意的答复。课堂上讲解,末了我不忘加上一句:“这是我向我母校的博士(教授)请教得来了”。在学生的惊叹声中,不免沾沾自喜,知道你们老师为什么这么厉害了吧,那是因为我有各个地理专业领域的博士、教授做外援啊!
七十年的风风雨雨,四十五年的努力奋进,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祝福太阳成,越来越好!祝福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永葆一流!祝福我的老师们,快乐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邱林英,就读于太阳成1998级地理科学专业。正高级教师,2002年毕业后一直任教于贺州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