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西乡塘区明秀东路175号广西师范学院培训楼副楼108号宿舍”,每当在手机上看到这个熟悉的收件地址,就让我回想起在母校度过的快乐充实的三年时光。2012年秋,我从长沙搭乘一宿的火车,来到绿意盎然的八桂大地,成为母校社会学专业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也是当年社会学专业唯一招收的男生。
明秀东路175号的记忆
走进明秀校区大门,经过绿树成荫的校道,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颇有年代感的思远楼,右侧是图书馆,左侧则是我们当年的宿舍培训楼副楼。当我还在适应老师们软萌可爱的“南普”,还会把锦桂轩的菠萝鸭认成土豆烧鸡,还沉浸在深秋十月仍能穿短袖的快乐时,研一的学习生活便悄然拉开序幕。
我记得第一堂专业课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为我们授课的是时任社工系主任覃明兴老师。虽然只有四个学生,但覃老师依然精心准备了讲义资料,课后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我当时心想:“看来读研也不轻松啊。”研一的课程还有中国社会史、民族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等,每一堂课都干货满满,为我打开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社会学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约四五人,学院里部分冷门专业如宗教学则指标更少,故采取隔年招生。即便只有一个学生的专业,学院也为其设计了完备的专业课程体系。母校毕业生质量一直有口皆碑,这与她把教书育人摆在重要位置密不可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母校的老师们,认真地践行着陶行知先生这句箴言。我的导师黄志强老师,在北京求学期间曾师从费孝通先生,是学校社会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彼时,他任政法学院副院长。尽管事务繁忙,但黄老师从未疏于对我的学术指导。记得一天清晨,我打开电子邮箱,收到黄老师给我发的论文修改意见,大到整体结构,小到遣词造句,都提出不少中肯建议。我一看邮件发送时间,才发现是凌晨2点多。感动之余,更敬佩于黄老师的尽职尽责与严谨学风。
在校园,我最常去的三个地方是图书馆、报告厅和运动场。记得有一次吃完晚饭往宿舍走,路上隔壁宿舍一同学喊我:“走,先第,咱们K歌去。”还没等我回答,他又自说自话走开了:“对了,你肯定要去图书馆。”每晚7-10点是我的固定学习时间,一般用来梳理白天的学习内容、阅读文献和专著、写论文,再或看些感兴趣的如心理学、摄影技巧、小说等“闲书”。
去报告厅听讲座,于我来说是一大福利。当时南宁的几所高校会分享一些大师讲座,如郑杭生老师曾到广西大学讲座,我们一行几个同学便提前过去以免挤不进;风笑天老师来学校鸿远楼办过讲座,还和社会学师生留了合影,我也借此机会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都得到了风老师的耐心点拨。
作者(右三)参加2014年广西社会学年会,与导师黄志强老师(右九)、风笑天老师(左九)等师生合影
母校明秀校区的运动设施虽然略陈旧,但田径场的星空总是那么高远开阔,热门的羽毛球场更是要提前带球网去“占场子”。我们常常是在下午上课时就带好网和球拍,一下课就冲向球场,看哪个场子还空着就飞奔过去。如果所有场地都满了,我们也会厚着脸皮蹭场地和其他同学双打。因为那一届社会学专业只有我一个男生(彼时母校未开办社会学本科),所以我和社工专业的同学走得很近。我的舍友就是社工系来自福建安溪的苏梅贵,有一次他和学妹打羽毛球,为了拿下比分,脱了鞋赤脚上阵的画面仍记忆犹新。
电影《致青春》剧本原著作家蒋春玲(笔名辛夷坞)是社工系2004届学姐。她在回忆母校时说:“我们曾经抱怨过‘太袖珍太拥挤’的师院,原来也足以承载我们的青春和回忆。”毕业多年,我意识到,决定我们求学质量和幸福感的,并非校园大小,而是一所大学的学习氛围与精神内涵。
2012年国庆期间,作者(左二)与同学第一次从明秀校区骑行至扬美古镇
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在明秀图书馆的外墙,镌刻着母校校训“德才并育 知行合一”八个鎏金大字,每天进出校门都能温故而知新。
究竟什么是知行合一,怎样做到知行合一?学校、学院和导师都给了我不少去理解、去尝试、去践行、去体悟的宝贵机会。
在校期间,我积极加入到导师及学院老师课题组,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天和当地林业局工作人员驱车数小时翻山越岭,完成自治区林业厅委托的林区农户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到贺州市八步区近距离调研残障人群的实际困难,配合自治区残联完成全区残疾人生存状况跟踪调查;到玉林市陆川县的大街小巷,与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共同完成全国公民价值观问卷调查……通过这些学术训练,让我的社会学素养印上了浓厚的田野风格——走上田间街头,颇有点芝加哥学派的味道。
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到南宁市城乡建委实习、担任科技日报社广西记者站特约记者,这些机关和媒体历练,则帮助我从不同立场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社会。研究生时期的学术熏陶和实习经历,让我既善于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又保留了基于实证主义的理性分析,这种质性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思路以及人与社会互动的视角,贯穿于我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在我硕士学位论文《南宁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础城市广场的社会学调查》中也得以充分体现,一方面从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汲取理论源泉,另一方面发挥社会学特色,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借助SPSS软件,形成翔实的数据支撑。母校的校训精神与社会学研究不谋而合,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不可分割,而这种思维习惯也伴随我走上了工作岗位。
2015年夏天,我考录至民革益阳市委会机关工作,作为当年全市新考录公务员暨新引进人才见面会的发言代表之一,我满怀激情地宣誓:“身为民主党派机关干部,我要将所学所长运用到工作中,做好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用青春汗水浇灌脚下的热土。”
当深入接触参政议政工作,才发现与在校开展的课题研究虽有相通,却侧重不同。社会学研究往往从学术视角对研究问题展开实证分析或理论解译,而参政议政课题调研更偏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更强调问题导向性和建议的可操作性。如何把专业知识融入工作实际?我拿出读研基本功——问卷调查和田野访谈,深入一线,多方佐证。为了弄清楚吸毒人员动态管理系统存在的弊端,我向远在太湖强制戒毒隔离所工作的研究生同学王东多次咨询相关政策及适用情况;为了摸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我到长沙、益阳等地学校及教育部门了解心理师资配备、心理教育开展情况,并向从事心理教师职业的朋友认真求证;为了调查民革基层组织发展情况,我制作了调查问卷并请湘潭、株洲、常德等兄弟市委会帮忙填写。
作者(左一)与民革前辈黄兴长孙黄伟民先生及其夫人合影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我坚持深耕专业,学以致用,母校的校训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知行合一”就是要将专业知识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我的多篇反映社情民意的文章被全国政协、省(市)政协采用,并获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全市统战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这些小小成绩,恰是得益于在师院求学期间所培养的学习习惯。
与母校并肩向未来
毕业后,我依然是母校官方网站和公众号的常客,当看到母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武鸣新校区启用、更名大学、广西教育学院并入……母校的每一次变化和进步,都让我由衷地感到骄傲与自豪。
看到母校这么努力,我也希望自己能为母校发展出一份力、添一份光。工作后,我考取了湖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虽因家庭出现意外变故,但依旧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努力兼顾好工作和学业。
在南宁求学的三年经历,就像一座富矿,源源不断地为我输送能量。我在母校努力学习的时光,学校授予了我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养成的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日后深造和工作打下基础;在母校随手拍摄的作品,凝结成了自己设计的学校四季风景书签,工作中拍摄的作品多次被益阳市纪委、统战部刊载;在母校组织骑行的经历,让我结识了不同专业的良师益友,游历了八桂大地众多的城市和乡村、感受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在母校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条路、看过的每一寸风景,都融入了我的生命,沉淀为美好的记忆。
忆往昔,毕业已八载,当年的政法学院已调整为法学与社会学院,母校也早已更名为太阳成。不论我们如何变化,母校依然承载着我们最灿烂的青春,而我们在母校宽广胸襟中所树立的信念、熏陶的人格、培养的习惯,也成了我们人生路上珍贵的宝藏。
再前行,十年磨一剑,正如校歌“待青春梦圆,郁郁桃李,芳华人间”。我将继续以母校、老师和优秀校友为榜样,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奋进的姿态,与母校并肩向未来。躬逢盛世,与有荣焉,祝愿母校七十华诞生日快乐,愿与每一位南师学子薪火相传,做“德才并育 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作者(左一)与2015届社会学专业同学在校训石前合拍毕业照
【作者简介】谭先第,硕士就读于2012级社会学,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任民革益阳市委会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