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太阳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老茶馆 > 正文

老茶馆

音乐,与世间共鸣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林杰谭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0日 点击数:

         

有人说过: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它不同于任何一种生物的声线,但它却存在于任何地方,任何地点,他是上帝给予人类最美妙的礼物。音乐可以传递人们之间的情感,并将所传递的情感以最纯净,最原始的方式升华。在某些地方,人们也许不识字,但音乐,可以在任何地方给人以或空灵,或悲伤,或某些难以言喻但音乐却可以清晰表达的感受。

最理想的社会是怎样的呢?返璞归真,社会人人都有很高的道德和文化水平,除此之外人们清心寡欲,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

我们且不说这样的社会能否实现,但在这样的社会里,音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也不难理解,有人为了音乐奋斗终身,用自身有限的生命与脆弱的人类躯壳,跟高与云端但又近在咫尺的音乐共鸣,譬如贝多芬。

贝多芬的灵魂无疑是伟大的,是最奔腾澎湃的。而这样的一个伟大的灵魂,却被插嵌在一具残破的躯体内,这具躯体整洁甚至不如一个稻草人。而上帝却有趣地将他的听觉无情剥夺。请注意“有趣”这个词,诚然,他拥有着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但如果他的双耳未曾失聪,那他未必能用他的心灵去探索这个玄妙的世界,也未必能从思想保守、固化的社会里挣脱枷锁,超脱于凡尘,之于中国的项羽,破釜沉舟,破而后立。

不管怎样,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有音乐是幸福的,因为音乐对其而言便是一个家,一个寄托心灵的地方。他们在其中寻觅、浮沉,看尘世百态,万家灯火。

但有时候,音乐也会以一个拯救者的身份降临。世间太多条框,太多尔虞我诈。假丑恶,人们需要一个精神领袖。音乐如同鸦片,让人忘却世间烦恼,使人上瘾。但音乐锻炼人们精神,意志,让人以截然不同的目光看世界,使人心灵柔软。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使担任了救赎者这一角色。在压抑,牢笼般的教育制度下,老师们乖戾,为己的性格早已将学校的活力压制得无法呼吸,学生们就如同生活在最底层人们的缩影,在现实生活中,官僚,贵族们的压迫早已让他们无法喘息。世间有光明,但光明的背后必定是黑暗,在这黑暗的罅隙中挣扎的人们需要一个救世主。而正如《放牛班》中学生那不曾屈服的意志,他们迎来了马修老师,也迎来了音乐。

这位马修老师,拥有者音乐的特质,宽容美好、微笑、包容万物、如黑暗中苍穹的一道光。于是便在这压抑的淤泥中开出了娇艳傲人的音乐之花。

儿童是人类之希望所在,而马修所代表的音乐,毫无质疑地将“希望”从黑暗中拯救。我想这也是此片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所在吧。

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莎士比亚曾说:名字代表什么?我们所称的玫瑰,换个名称还是一样芬芳。而我认为,爱情的名字,与玫瑰与音乐有时候是等价的。爱情本身就是寥寥人生中的一道最美丽、浪漫的乐曲不是么?

所以在《歌剧魅影》中,魅影在长期无人触摸到的世界中蛰伏。可是我们不能否认他有爱。他爱音乐,也爱上了一个女人。他在现实与音乐中。在自我与爱人中仿徨。他用毕生去追逐音乐,即使道路坎坷,所以当他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他也用爱音乐的方式去爱她。但正如他不可能将音乐归入自己囊中,他也不可能用自己的占有欲去捆绑住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结局看似悲伤但却是喜剧,有情人终成眷属,魅影也回到音乐身边,皆大欢喜。他如贝多芬一般,形单影只但却不曾孤独。

音乐虽发声与乐曲,但源于人们内心,人心有美,音乐便美。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Baidu
sogou